1961年的北京,警察刘刚在抓捕歹徒时壮烈牺牲哪些股票平台好,然而不到半年,他的妻子就抛弃幼子和婆婆改嫁,将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交给老迈的婆婆抚养。对于烈士而言,娇妻的作为属实令人感到心寒。
但是在深究其原因后,不少的旁观者倒也难再去谴责这妻子了。
一、
1961年对于中国真不是个好年景。这一年,对内爆发了严重自然灾害,对外则是中苏交恶而加剧的帝国主义围堵。饥荒与贫困的双重重压下,不少人选择走向了犯罪的道路。六十年代距离建国不过十年,之前在战争年代遗留进民间的枪支弹药依旧很容易搞到。
这些武器一旦配上了人们的铤而走险,全国的治安形势就立马严峻了起来。那时的中国不像现在,有着先进的天网系统,公安破案的方法大多是靠人力走访摸排,极其落后。即便有着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,但对于穷凶极恶者也不是什么太难的桎梏。
展开剩余84%为了维护社会治安,公安干警与解放军战士纷纷拿起武器,战斗在了维稳反特的第一线。当然,是战斗就会有牺牲。刘钢牺牲在那一年北京的冬夜,为了追捕扒窃团伙,他不幸被远远多于己方的犯罪分子包围。
为了保护战友,刘钢不幸中弹。年轻的他倒在了黑夜的血泊中。此时的刘钢才29岁,他的妻子半年前才给他生下一个儿子。接到刘钢牺牲的消息后,妻子小王最先赶到。在医院的太平间中,小王嚎啕大哭,公安局的其他同志们看到这一幕自然是心如刀绞,潸然落泪。
小王今年才刚满十九岁,年纪轻轻就做了寡妇。刘钢走后,小王的身边就只剩下了幼子和婆婆。不久后,刘母也抱着襁褓中的孙子赶到了医院。只是比起小王的痛哭流涕,刘母却在悲伤之余依旧保持着冷静。
尽管刘母也对儿子的牺牲感到悲伤,但她并没有落泪。对着刘钢的遗体,刘母喃喃道:干革命哪有不死人的。是的,在场的很多人其实都知道刘刚的母亲是一位光荣的老革命。早在战争年代,她就已经经历了多次的亲人牺牲。
刘母的丈夫和大儿子,都是倒在建国前的革命战争中。刘母作为一个老革命,有着极高的觉悟,在她眼中,国家和人民要高于自己的私情。随后刘母就表示要把刘刚的遗体葬在家乡,不给国家添负担。
但是小王坚决反对,她恳求组织必须把刘钢厚葬在烈士公墓。只是后来在刘母的一再要求下,刘钢还是被简单埋葬回了家乡。婆媳之间的矛盾,就此便埋下了种子。
二、
1962年,刘钢牺牲半年后,小王最终选择抛弃幼子和婆婆,趁着年轻抓紧改嫁。小王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,皆来源于刘钢牺牲后,自己与婆婆日益无法调解的矛盾。刘钢牺牲后,小王家马上就失去了唯一的生活来源。因为正值灾年,其家庭条件马上就下滑到了温饱线以下。
但一般来说,像是小王这种情况,组织上一定会给她安排工作,毕竟她是烈士遗孀。事实上组织也一直在积极给小王安排,如果一切顺利,她将进入国营棉纺厂做纺织女工。但是刘母反对。刘母认为,现在的国家是困难时期,所以自己家人不能搞真实化。
只能说,刘母的精神高度已经远超了普通的常人。但二人在精神上的差距,也导致了后来全面矛盾的爆发。如果说工作泡汤前,小王只是不理解婆婆的话,那么工作泡汤后,她对于婆婆就是按捺不住的恨了。
在六十年代的中国,工人,干部,警察,军人都是最好的社会职业。但工人当中,也分为正式工和临时工。真正条件优渥的是正式工,他们享受相对稳定的工资,免费分配的住房,以及国家在方方面面的供养。但临时工就惨了,他们工资低廉,不包吃住,且干的都是重体力劳动。这些临时工只有城市中的赤贫者和城郊农民。刘母就打算让小王趁着年轻干临时工养家。毕竟临时工再苦也没有当年干革命苦。刘母的话,对于小王真的是晴天霹雳。小王能嫁给北京的民警,凭借的必然是年轻的岁数和姣好的面容。无论什么时候,美貌都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资源。小王知道临时工的烈度,她不想在二十岁的年华里成为一个弯腰驼背,皮肤黝黑,双眼无神的丑女人。
至此,小王与刘母的矛盾全面爆发。与此同时,组织上也一直关注着刘家的真实情况。为了同时关照小王的实际情况和刘母的精神追求,组织上还真想到了一个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的方案。
组织打算安排一位军官成为小王的新丈夫,这样既能改善小王的生活,也可以让小王有时间去照顾刘钢的儿子和母亲。但此时的小王已经对刘家彻底失望,未等与那军官见面,她就凭借自身的美貌改嫁给了一位国企司机,离开了北京。
至此,小王逃离了给她带来重压的刘家。但幼小的刘继承,却承担了后续的所有痛苦。
三、
2003年,刘母已去世多年,刘继承也早已继承父亲的遗志,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警察。多年来,刘继承都思念着没有多少记忆的母亲,并努力尝试寻找。这一年,警察博物馆对外征集烈士遗物,刘继承决定将父亲的老警服捐赠给博物馆。
因为博物馆是联动多地公安,所以刘继承也希望通过博物馆打听母亲的消息。经过多方努力,自己亲生母亲的消息传回了刘继承。在刘继承的恳求下,已经变成老太婆的小王来到北京与刘继承相认。
见面后,刘继承的生母止不住的落泪:妈错了,都怪妈性子烈。对于眼前的老母亲,刘继承选择了无条件的原谅。即便她错过了自己四十三年的成长,刘继承也依旧温柔且坚定的说道:咱们一家,总算团圆了。就此,这一铺盖了近半个世纪的伦理悲剧才终于结束。
集体与个体的碰撞,造就了这一悲剧。首先,刘母的冷淡是由尸山血海的革命所锻造的,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很难与普通百姓同步。同样,小王的追求也很难让作为常人的我们去过多地苛责她。
客观来讲,刘母的那些做法其实是很多余的,毕竟我们的国家根本不可能让烈士的孤儿寡母冻毙街头。自刘钢牺牲,组织上就没有中断过对刘家的照顾和看望。因此刘母提出的苛刻要求,其实都只压迫在了小王一个人身上。
这对于小王无疑是残忍的。组织的抚恤与帮助,绝不会对刘刚家断供,不然仅凭刘母一人,也不可能把刘继承养大。说到底,小王只是不愿意为了满足刘母心中的集体主义幻梦,而付出实际的牺牲。这种精神的碰撞,造成了悲剧后的悲剧。
参考资料:
于博《社会工作方法》
徐润《成年人的小故事》
吕乐进《失落的十年》哪些股票平台好
发布于:山东省